本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新的教改的要求,根据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化的原则编写的新型教材。在课堂上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,学生要动起来。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,让学生尽快掌握货物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,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:

1、预习

预习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,学生至少要提一天进行预习,主要是围绕“训练任务”对知识目标进行学习、思考;如果训练任务有要求,而课本中没有的知识点,需要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;把所有的知识目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。

2、讨论

围绕训练任务和能力目标,同学之间要展开讨论,在讨论中学习和提高。从过往的经验来看,很多学生不喜欢讨论学习问题,讨论的参与度不高的一个原因就是对问题不了解,需要用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不清楚,所以一定要做好预习。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素质,这也是现代职业人的核心素质。讨论时,学习小组长负责主持,掌握好时间,这样可使讨论有序进行、节省时间,在单位时间里学习更多知识。

3、展示

把学习小组讨论、实践的成果展示出来。使用简洁的语言、便于识读的图表把小组讨论、实践成果展示出来。这也是训练我们的归纳能力、图表制作能力、PPT制作能力、口头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的好机会,通过一学期的不断训练,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。

4、评价、反馈

对讨论、实践成果的展示效果进行评价。可以老师来评价,也可以是其他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评价,或老师与学生一起来评价。现场打分,并公布分数。对表现好的起到激励作用,对表现不好的起到鞭策作用。

5、教师的重点讲解

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,弱化教师的“讲”,强化教师的“解”,即把课堂还给学生,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,不是被动接受、枯燥无味的看守所,真正做到传道、授业、解惑的作用,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。因此教师利用少量时间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问题,进行重点分析和介绍所要应用的知识点,在这过程中,学生要认真做好笔记。

6、最终完成学习任务

通过教师的分析,学生利用剩下的课堂时间或课余时间完成学习任务,交给教师审阅,并对此次学习给出最终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