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 人际沟通> 恰到好处地交往> 与人交往应当心贴心,但切忌"零距离"

与人交往应当心贴心,但切忌"零距离"

发布时间:2017-06-29 20:03 浏览次数:1269    
字体大小 默认
  • 默认
  • 13pt
  • 14pt
  • 15pt
  • 16pt
  • 17pt
  • 18pt
  • 19pt
  • 20pt
  • 21pt
  • 22pt
  • 23pt
  • 24pt
  • 25pt
字体颜色

默认

  • 默认
背景颜色

默认

  • 默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与人交往应当心贴心,但切忌"零距离"

适用情景:与人交往不知该如何把握好尺度时,可运用此方式。

       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。比如好与坏、亲与疏等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,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。与人相处也是这样,接触太少,关系会逐渐疏远,而过于亲密,可能会多添一些不必要的是非。

        你只要稍加留意,便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现象:某两个人以前亲密无间,不分彼此。可是,没过多久却翻脸为敌,不仅互不来往,而且反目成仇。何以至此?西方有一种"刺猬理论"对此可作诠释。"刺猬理论"说:刺猬浑身长满针状的刺,天一冷,它们就会彼此靠拢,凑在一块。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们之间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。原来,距离太近,它们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;距离太远,它们又会感到寒冷。只有若即若离,距离适当,才能既保持理想的温度,又不伤害对方。

        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"亲则疏"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,这大概也可算做一条交际规律。古人曾告诫说:"亲善防谗。"也就是说,要想结交一个人不必急着跟他亲近,以免引起坏人的嫉妒而在背后诬蔑诽谤。因为,一旦显出与人交往而过分亲密,小人就可能由于被冷落而忌恨生出挑拨的念头,就会从中"离间",使彼此生疑,此其一。实践表明,越是与人亲近,被伤害的程度就越大,由此产生的怨恨就越深,历史上兄弟相残、父子交兵的事件屡见不鲜。可见,嫉恨、猜忌的心理,骨肉至亲之间比陌生人之间显得更加厉害,此其二。

        姜山与常斌是一对好朋友,他们大学时就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,难得的是毕业后又应聘到同一家公司上班。两个人都是单身,一合计,就一起在公司附近租了个两居室住,既省钱,又互相有个照应。

        刚开始时,两人都过得舒服快乐,感觉比当年的大学宿舍自由多了。可时间一久,平日不留心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。姜山是个细心的人,平日非常节俭,他有一个小本子,每个月的收入与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。常斌却是个马马虎虎的人,自己的日用品用光了,看到房间里还有,抓过来就用,过后也常常忘记补上一份。有一次常斌因有急用,借了姜山200元钱,到了发薪水的日子,却像没事儿人一样。姜山提又不好意思,不提又不甘心,弄得十分郁闷。

        这些生活的小节倒也罢了,更让姜山受不了的是,常斌自恃老同学、老朋友身份,对姜山说话毫无顾忌。不管有没有其他人在场,诸如"你效率也太差了!""这样想思路有问题"之类的话常常脱口而出。在常斌看来,因为两人关系好,所以不必讲那么多虚礼,有事儿尽管直言;但在姜山心里,这却是对自己的贬低和不信任,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忍受的。

        一年之后,姜山在别处找个房子搬走了。在单位与常斌相遇时,也只淡淡地打个招呼,就是在工作上,也尽量避免与他合作。

        做人应当心贴心,但切忌"零距离"。距离太近,就会刺伤对方。一般来讲,人与人密切相处当然不是一件坏事,否则怎么会有"亲密的战友"、"亲密的伙伴"、"如胶似漆的好朋友"等誉词呢?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,过分就会走向极端。俗话说,"先热后冷,人走茶凉",就是这个道理。其实,有时做人要"不近不远"才最好!

        凡事不能超"度",做任何事情走向极端就等于走到反面。那么,我们应当如何把握与朋友交往的分寸,做到既不过分亲密,又不过分疏远呢?

        人是社会的动物,与人交往是我们生活和心理的需要,我们要交朋友,但不能忘记了"君子之交淡如水"的老话。为了避免过分亲密而带来的危机,就必须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,在经济上保持相对独立,在行动上不形影相随,要把握"刺猬理论"中的适度相处原则,保持一种"若即若离"的状态。这样就可避免产生乐极生悲、恩将仇报的交际悲剧和由于友情破灭而导致嫉恨和愤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《 恰到好处的做人方式》

操作成功!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!
立即关闭